
航空航天需要知道的事项
发布时间:
2021/09/15 00:00
公司主要产品或服务涉及航空航天、兵器、船舶、电子、汽车等领域,根据客户类型、生产经营模式等特点,可分为航空航天零部件及工装、民用多行业精密零部件两大业务板块,基本形成了的两翼发展格局,成为同时具备机体零部件、发动机零部件和机载设备零部件综合配套加工能力的民营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商。
自成立以来,公司专注于航空航天零部件的工艺研发和加工制造,在航空航天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发、生产、运营经验,形成了精密制造技术。2015年以来,公司在航空航天领域逐步形成了多项核心技术,加工产品的复杂度、精度不断提升,从以管路系统连接件、专用标准件及组件为主发展到以整体结构件为主,并拓展了飞机装配工装业务,产品结构、客户结构持续优化,直接向航空工业下属的主机厂销售占比持续提升。在立足航空航天领域的同时,公司将积累的精密制造技术逐步推展至多个行业,包括汽车、电子等领域,形成了民用多行业精密零部件业务。
公司专注于航空航天零部件的工艺研发和加工制造,同时将积累的精密制造技术逐步推展至多个行业,包括汽车、电子等,形成了航空航天零部件及工装、民用多行业精密零部件两大业务板块,从而实现收入和利润。
航空航天碳纤维及其复材价值更高。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主要收入来自航空航天,其中,、与美国的军用航空航天占据绝大部分市场。航空航天军工的复材工艺环节比较复杂,从预浸料、自动铺带铺丝、热压罐、装配,每个环节的各类检验手段。这些均在碳纤维基础上,增加了很多附加值。而其他工业用碳纤维复材,尤其是近两年风电领域,通过拉挤成型直接制造风电碳板,大幅降低了成型复材成本。此外航空航天的研发周期更长,一款新的复材进入机型,周期起码十年,而风电碳梁通常在1-2年,一定程度也加大了航空航天的附加值空间。
相比传统制造方法,3D打印技术在材料利用率方面具有无以伦比的优势。航空航天制造领域大多使用价格昂贵的战略材料,比如像钛合金、镍基高温合金等金属材料。3D打印加工过程的材料利用率较高,可以节省制造航空航天装备零部件所需的昂贵原材料,显著降低制造成本。采用传统的制造方法,材料的使用率很低,而采用3D打印技术能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到60%,甚至到90%以上,从而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出于减重与强度要求,航空航天设备复杂结构件或大型异构件的比例越来越高,3D打印在复杂部件加工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就是一家能全方位满足航空航天要求的,且能和国际标准接轨的3D打印设备制造商。
我国正处于由航空航天大国向航空航天强国发展的过程中。一个国家航空航天的整体水平体现在5个方面:军用空天力量、民用空天力量、航空航天工业、航空航天高等教育、航空航天科普。5个方面必须相互关联、相互支撑,才能健康持久发展。其中,航空航天科普面向社会大众和中小学生,目前与一些欧美国家差距较大,这个会影响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要想普及并发展航空航天教育,首先应该明确航空航天分类的基础知识以及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和巨大成就。
全球增材制造产业链正在不断扩展。航空航天、航海、能源动力、汽车和轨道交通、电子工业、模具制造、医疗健康、数字创意、建筑等领域的企业和服务厂商不断涌入增材制造产业。汽车行业超越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成为3D打印技术的第一大应用行业,包括原型设计、模具制造和批量化3D打印零件等。
航空航天是大量基础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与工程技术(包括自动化、机械工程、计算机、人工智能等)的综合交叉,所以开展航空航天课程可以促使学生探索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当然,课程必须兼顾知识学习和动手实践,一方面让学生了解航空航天的历史、学习与航空航天相关的各种知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航空航天设备所需要的零部件往往都是一些需要单件定制的复杂部件,如果运用传统工艺制作势必会存在制作周期过长,且成本过高的问题。而3D打印技术低成本快速成形的特点则能很好地弥补这一问题,3D打印工艺制造速度快,成形后的近形件仅需少量后续机加工,可以显著缩短零部件的生产周期,满足对航空航天产品的快速响应要求。加之该技术的高柔性、高性能灵活制造特点,以及对复杂零件的自由快速成形,金属3D打印将为航空航天及国防装备的制造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我国航空航天应用占比亟需提升。我国的碳纤维应用主要集中在体育休闲、风电等领域,二者合计占据了约3/4的市场需求。国内航空航天领域碳纤维需求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020年航空航天市场碳纤维需求量约为1700吨,占国内市场碳纤维总需求量的3.50%,远低于全球市场15.00%的占比,一方面是国产高性能碳纤维产品供给不足制约了航空航天市场的大规模应用,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民用航空市场的缺失,未来随着C919等的批产落地,有望通过民机带动我国航空航天碳纤维市场快速提升。
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主要集中在风电叶片、航空航天和体育休闲。尽管从总重量占比来看,航空航天领域只占到15%的份额,但由于航空航天用碳纤维价格远高于普通碳纤维,因此航空航天领域的碳纤维金额占比达37.7%。
摘要: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航空航天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在航空航天领域中,许多因素会限制航天结果,对飞行工作产生系列影响.因此前期必须做好材料选择工作,将材料选择融入到航天建设当中,为航空航天业提供基础设施的保障.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复合材料的特点,深入分析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力求促进航空航天领域的深入发展.
其中,尽管从总重量占比来看,航空航天领域只占到15%的份额,但由于航空航天用碳纤维价格远高于普通碳纤维,因此航空航天领域的碳纤维金额占比达37.7%。
航空零部件民营龙头企业,专注航空航天制造。成立于2004年,并于2017年于创业板上市。公司专注于航空航天制造领域,主要从事军用飞机、民用飞机零部件、航空发动机零件及航天大型结构件的精密制造,具备航空零部件全流程制造能力。
航空航天技术是国防实力的象征,世界各国之间竞争异常激烈。因此,各国都试图以更快的速度研发出更新的武器装备,使自己在国防领域处于不败之地。金属3D打印技术让高性能金属零部件,尤其是高性能大结构件的制造流程大为缩短,而无需研发零件制造过程中使用的模具,这将极大的缩短产品研发制造周期。
、、及一直是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和研发的主要目标。3D打印技术所制造出来的零件能够很好的迎合这些要求。其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今年上半年,相城经开区2022年度市重点项目也已进入全面开工建设阶段。建成后,该产业园将聚焦航空零部件精密制造、新材料、电子设备、检测维修、航空服务等重点领域,培育航空航天新技术、新产能,打造全国领先的航空航天产业示范园。
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内容转发自互联网,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转至联系我们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上一篇:
下一篇: